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工作细则 |
![]() ![]() ![]() |
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工作细则 教研室是教学、科研的基本组织,教研室应该充分调动全体教员的积极性,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完成所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承担与本学科相关的任务。 一、基本建设 教研室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拟定教学大纲,正确选用或编写教材和实验实习指导,编制教学进度表。 二、教书育人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 三、试讲 新任教师必须通过教研室的试讲。 四、备课 任课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做好课件。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积极参加。 五、上课 教师上课要依着整洁、大方,举止文明,语言规范,严谨求实,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六、命题及考试工作 认真做好本教研室承担课程的命题工作,命题务必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为依据,改卷实行流水判卷制度,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总结。 七、听课 教师间互相听课,交流学习经验,积极参加精品课程选拔与建设。每位教师一学期应认真完成4个课时以上的听课任务。 八、教学检查 教研室在每学期开学前、期中考试考查后、期末考试前各进行一次教学检查。第一次主要检查教师开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教师的备课、教案、讲稿、教师任务的落实、教学任务通知书的填发、课程进度计划表的填报等;第二次主要检查教师的授课进度、教学效果,注意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改进教学;第三次主要检查教师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的情况、期末考核的准备情况。放假前教研室组织教师认真进行本学期教学工作小结。 九、师资与青年教师培养 对新教师配备有经验的教师以老带新,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教研室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培养的途径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结合。 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十、教学研究 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要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评价、试讲等方式,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探讨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