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2012-05-29        67

 

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一、总则

1. 为组织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根据学校设立教学质量校、院、学生三级监控的要求,制定本教研室教学质量监控与测评的管理规定。

2.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由教学检查、听课、教学交流等几方面工作组成。

3. 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为承担本教研室教学工作的所有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的环节包括备课、讲授、辅导、作业、考核和教学效果等教学全过程各环节.

二、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检查包括开学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三部分。每学期进行三次教学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如下:教学大纲、教研室活动记录,教学进度表、教师教案,听课记录、学生考勤表等

(一)开学检查

1. 时间安排:每学期第12周为开学教学检查时间。

2. 具体检查内容

1)教学准备情况:主要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案等是否完备。

2)学生出勤情况:任课教师向学院汇报课堂出勤情况。

3)教材到位情况:检查各课程教材、辅导书等到位情况以及教材、辅导书是否符合学校有关规定。

4)实验室情况:各实验室要按要求做好实验课准备工作,确保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5)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安排情况:学期中如有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安排,落实本学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安排。

(二)期中检查

1. 时间安排:每学期第911周为期中教学检查时间。

2. 具体检查内容

1)课堂教学质量:教研室主任、教师广泛听课。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观摩教学活动,并进行教学方法研讨、交流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我院教学方法研究氛围。

2)学生作业:任课教师向教研室汇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含批改情况。

3)实验教学:组织听实验课、查实验报告、实验记录等。

4)任课教师在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上向教研室汇报学生课堂纪律等情况。

5)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和教学日志、授课计划等执行情况。

6)毕业实习、论文(设计)执行情况:学期中如有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安排,要把做好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作为本学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深入地检查毕业实习(实习人数及执行情况、学生实习报告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7)座谈会: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取对教学工作的意见。

3. 检查要求

教研室要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要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对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期末检查

期末考试是期末检查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树立良好学风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须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的检查与总结工作。

1.  检查内容:期末考试安排、考试试卷准备、考试成绩评定、考卷和成绩分析统计、本学期教研室工作总结、下学期教学任务安排、本学期教学档案归集整理等。

2. 评分要求:平时成绩一般比例不超过30%,采用百分制同一门课程必须统一标准,记分册上注明平时成绩比例,登记学生平时、期末考试、技能考评三个成绩。

3. 阅卷要求:试卷小题得分一律记正分,大题得分计入分值表栏,流水作业批改试卷,阅卷人必须签全名。任课教师的记分册必须于考试结束后三天内送交所属系部。

三、听课制度

1. 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得少于6次,主要以其分管课程的授课教师的课程为主。

2. 教研室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听4次课。

3. 每次听课应认真填写《教师听课记录》。

四、教学交流制度

1. 教研室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公开课。公开课时间由教研室自行安排。

2.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师生交流会,调查了解教与学的情况。

3. 教研室应根据听课情况、座谈会情况,以及其他途径掌握的教学情况,及时组织教学讨论会,进行情况通报和教学交流。

4. 在教务处组织的学生评教活动中,被评价为不合格的课程,对任课教师所授课程进行诊断、督导。教学督导成员跟踪听课并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后,填写诊断说明,教师本人填写自我评价。经学生评教、专家、领导听课后,所担任课程教学效果仍然较差,又一次被评为不合格的课程,取消任课教师承担该门课程教学工作的资格。

五、附则

1. 本规定若与学校有关规定冲突以学校的规定为准。执行期内学校有关规定如有调整,本规定可作相应调整。

2. 本规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

课程与教学年论教研室

                                                    20125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