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化学专业代码:070301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能从事中等学校化学教学及研究,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专业系列课程,掌握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与方法,接受化学教学技能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良好的从事中等学校化学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教学论等基础理论课程,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性思维能力;具有独立学习和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
3.具有适应中等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具有过硬的教学基本技能、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素质。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1.标准学制: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五、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72学分,方能毕业。
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课程平台 | 课程类别 | 学分及比例 | 学时及比例 |
学分 | 合计 | 比例(%) | 合计(%) | 学时 | 合计 | 比例(%) | 合计(%) |
通识教育平台 | 公共必修课程 | 39 | 39 | 22.67 | 22.67 | 760 | 760 | 28.61 | 28.61 |
专业教育平台 | 专业必修课程 | 46.5 | 71.5 | 27.03 | 41.57 | 990 | 1428 | 37.27 | 53.77 |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 11 | 6.40 | 186 | 7.01 |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 14 | 8.14 | 252 | 9.49 |
素质能力拓展平台 | 公共选修课程 | 8 | 24.5 | 4.65 | 14.25 | 144 | 468 | 5.42 | 17.62 |
专业选修课程 | 12.5 | 7.27 | 252 | 9.49 |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 4 | 2.33 | 72 | 2.71 |
实践教学平台 | 37 | 37 | 21.51 | 21.51 | | | | |
合计 | 172 | 100 | 2656 | 100 |
说明 | 实践教学49学分,占专业总学分的比例为28.49%。其中,独立开设的实验实训课12学分,实践教学平台37学分。 |
| | | | | | | | | | |
七、教育平台课程教学学分、学时分布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理论+实践)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理论讲授 | 实践、实验(个数) |
公共必修课程 | 思想政治理论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10000001 | 42 | 28 | 14 | 2+1 | 3 | 1 | 1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10000002 | 36 | 36 | | 2 | 2 | 2 | 1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10000003 | 54 | 36 | 18 | 2+1 | 3 | 3 | 1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10000004 | 108 | 72 | 36 | 2+1 | 6 | 5~6 | 1 | |
形势与政策 | 310000005 | 36 | 36 | | | 2 | 1~8 | 2 | 集中分散 |
外语基础 | 大学英语I(A) | 030000001 | 42 | 28 | 14 | 2+1 | 2.5 | 1 | 1 | |
大学英语II(A) | 030000002 | 54 | 36 | 18 | 2+1 | 2.5 | 2 | 1 | |
大学英语III(A) | 030000003 | 54 | 36 | 18 | 2+1 | 2.5 | 3 | 1 | |
大学英语IV(A) | 030000004 | 54 | 36 | 18 | 2+1 | 2.5 | 4 | 1 | |
体育与健康 | 大学体育I | 100000001 | 28 | 4 | 24 | 2 | 1 | 1 | 1 | |
大学体育II | 100000002 | 36 | 4 | 32 | 2 | 1 | 2 | 1 | |
大学体育III | 100000003 | 36 | 4 | 32 | 2 | 1 | 3 | 1 | |
大学体育IV | 100000004 | 36 | 4 | 32 | 2 | 1 | 4 | 1 | |
信息技术基础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080000001 | 72 | 36 | 36 | 2+2 | 3 | 2 | 1 | |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 080000003 | 72 | 36 | 36 | 2+2 | 3 | 3 | 1 | |
指导与服务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440000001 | 38 | 18 | 20 | | 1 | 1~8 | 2 | 讲座辅导及网络课程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440000002 | 32 | 18 | 14 | | 1 | 1~8 | 2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440000003 | 36 | 18 | 18 | | 1 | 1~8 | 2 |
合计 | 760 | 432 | 328 | | 39 | | | |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理论+实践)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理论 讲授 | 实践、实验(个数) |
专 业 必 修 课 程 | 化学专业导论 | 060110001 | 14 | 14 | | 1 | 1 | 1 | 2 | |
无机化学Ⅰ | 060110002 | 56 | 56 | | 4 | 4 | 1 | 1 |
无机化学实验Ⅰ | 060110003 | 42 | | 42(9) | 3 | 1.5 | 1 | 1 |
高等数学 | 060110004 | 56 | 56 | | 4 | 4 | 1 | 1 |
无机化学Ⅱ | 060110005 | 54 | 54 | | 3 | 3 | 2 | 1 |
无机化学实验Ⅱ | 060110006 | 54 | | 54(12) | 3 | 1.5 | 2 | 1 |
有机化学Ⅰ | 060110007 | 72 | 72 | | 4 | 4 | 2 | 1 |
有机化学实验Ⅰ | 060110008 | 54 | | 54(10) | 3 | 1.5 | 2 | 1 |
有机化学Ⅱ | 060110009 | 36 | 36 | | 2 | 2 | 3 | 1 |
有机化学实验Ⅱ | 060110010 | 54 | | 54(10) | 3 | 1.5 | 3 | 1 |
大学物理 | 060110011 | 72 | 54 | 18(6) | 4 | 3.5 | 3 | 1 |
分析化学 | 060110012 | 54 | 54 | | 3 | 3 | 4 | 1 |
分析化学实验 | 060110013 | 54 | | 54(17) | 3 | 1.5 | 4 | 1 |
物理化学Ⅰ | 060110014 | 54 | 54 | | 3 | 3 | 4 | 1 |
物理化学Ⅱ | 060110015 | 54 | 54 | | 3 | 3 | 5 | 1 |
物理化学实验 | 060110016 | 54 | | 54(16) | 3 | 1.5 | 5 | 1 |
仪器分析 | 060110017 | 54 | 54 | | 3 | 3 | 5 | 1 |
仪器分析实验 | 060110018 | 36 | | 36(17) | 2 | 1 | 5 | 1 |
化工基础 | 060110019 | 36 | 36 | | 2 | 2 | 6 | 1 |
化工基础实验 | 060110020 | 30 | | 30(10) | 2 | 1 | 6 | 1 |
合计 | 990 | 594 | 396 | | 46.5 | | | |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 中学化学教学方向 | 教育研究方法 | 060131001 | 36 | 36 | | 2 | 2 | 5 | 2 | 必须选修 一个模块课程 |
课堂教学技能 | 060131002 | 36 | 24 | 12 | 2 | 2 | 5 | 2 |
化学名师讲座 | 060131003 | 18 | 18 | | 1 | 1 | 5 | 2 |
课标研读与教材分析 | 060131004 | 54 | 54 | | 3 | 3 | 6 | 2 |
中学化学教育改革与问题研究 | 060131005 | 36 | 36 | | 2 | 2 | 6 | 2 |
结构化学 | 060131006 | 72 | 72 | | 4 | 4 | 6 | 1 |
合计 | 252 | 240 | 12 | | 14 | | |
应用有机化学方向 | 中级无机化学 | 060132001 | 36 | 36 | | 2 | 2 | 5 | 2 |
有机合成化学 | 060132002 | 36 | 36 | | 2 | 2 | 5 | 2 |
工业分析 | 060132003 | 36 | 24 | 12(4) | 2 | 2 | 6 | 2 |
高等有机化学 | 060132004 | 36 | 36 | | 2 | 2 | 6 | 2 |
波谱分析 | 060132005 | 36 | 36 | | 2 | 2 | 6 | 2 |
结构化学 | 060132006 | 72 | 72 | | 4 | 4 | 6 | 1 |
合计 | 252 | 240 | 12 | | 14 | | |
教师 教育 专业 必修 课程 | 心理学概论 | 090020001 | 28 | 28 | | 2 | 2 | 1 | 2 | |
教师口语 | 340020001 | 14 | 14 | | 1 | 1 | 1 | 2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090020002 | 36 | 36 | | 2 | 2 | 2 | 1 |
教育学 | 090020003 | 36 | 36 | | 2 | 2 | 3 | 1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 090020004 | 36 | 36 | | 2 | 2 | 4 | 2 |
化学教学论 | 060120001 | 36 | 24 | 12 | 2 | 2 | 5 | 1 |
合计 | 186 | 174 | 12 | | 11 | | |
素质能力拓展平台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理论+实践)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理论讲授 | 实践、实验(个数) |
公共选修课程 | 须选修8学分,144学时。学生可选修学校提供的公共选修课程,也可选修网络课程。 | |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化学专业英语 | 060111001 | 36 | 24 | 12 | 2 | 2 | 4 | 2 | |
化学信息学 | 060111002 | 36 | 20 | 16 | 2 | 2 | 4 | 2 | |
药物化学 | 060111003 | 36 | 36 | | 2 | 2 | 5 | 2 | |
高分子化学 | 060111004 | 36 | 36 | | 2 | 2 | 5 | 2 | |
环境化学 | 060111005 | 36 | 36 | | 2 | 2 | 6 | 2 | |
教学设计与实践 | 060111006 | 36 | 12 | 24 | 2 | 1.5 | 6 | 2 | |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 | 060111007 | 36 | | 36(13) | 2 | 1 | 6 | 2 | |
化学与人类社会 | 060111008 | 36 | 36 | | 2 | 2 | 6 | 2 | |
化学与生活 | 060111009 | 36 | 36 | | 2 | 2 | 8 | 2 | |
新材料导论 | 060111010 | 36 | 36 | | 2 | 2 | 8 | 2 | |
化学新进展 | 060111011 | 18 | 18 | | 1 | 1 | 8 | 2 | |
须选修12.5学分,计252学时,其中理论课11.5分,216学时,实验课1学分,36学时。 |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人际关系心理学 | 090021001 | 36 | 36 | | 2 | 2 | 5 | 2 | 心理学类选修 2 学分 |
创造心理学 | 090021002 | 36 | 36 | | 2 | 2 | 5 | 2 |
人格心理辅导 | 090021003 | 36 | 36 | | 2 | 2 | 5 | 2 |
管理心理学 | 090021004 | 36 | 36 | | 2 | 2 | 5 | 2 |
学习心理学 | 090021005 | 36 | 36 | | 2 | 2 | 5 | 2 |
家庭教育科学与艺术 | 090021006 | 36 | 36 | | 2 | 2 | 6 | 2 | 教育学类选修 2 学分 |
学校领导工作艺术 | 090021007 | 36 | 36 | | 2 | 2 | 6 | 2 |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 090021008 | 36 | 36 | | 2 | 2 | 6 | 2 |
教育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 090021009 | 36 | 36 | | 2 | 2 | 6 | 2 |
课堂教学设计 | 090021010 | 36 | 36 | | 2 | 2 | 6 | 2 |
须选修4学分,计72学时。 |
学生须选修该平台共24.5学分,468学时。 |
实践教学平台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理论讲授 | 实践、实验(个数) |
集 中 实 践 |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 420041001 | | 24 | | 3 | 3 | 1 | 2 | |
专业见习 | 060141001 | | | | 1 | 1 | 6 | | |
专业实习 | 060141002 | | | | 18 | 18 | 7 | | |
学年论文(设计) | 060141003 | | | | | 1 | 5~6 | | |
毕业论文(设计) | 060141004 | | | | 10 | 10 | 8 | | |
社会实践 | 060141005 | | | | | 1 | | | |
创新 实践 | 创新实践课程 | 060142001 | 学生须完成3学分。根据《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学分认定。 |
合计 | | | | | 37 | | | |
八、主要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无机化学Ⅰ、Ⅱ课程代码:060110002、060110005
课程内容:气体和溶液;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概述;酸碱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学基础等化学原理内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硼族元素;碳族元素;氮族元素;氧族元素;卤素;氢和稀有气体;铜副族和锌副族元素;钛副族和钒副族元素;铬副族和锰副族元素;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等元素化学内容。
2.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Ⅰ、Ⅱ课程代码:060110003、060110006
课程内容:化学实验室基本常识、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试剂的取用和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转化法制硝酸钾—溶解、蒸发、结晶和固液分离;五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碘化铅溶度积的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电离平衡与沉淀平衡;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硫代硫酸钠的制备;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的制备;p区元素;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d区和ds区元素;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1);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2);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
3.课程名称:有机化学Ⅰ、Ⅱ课程代码:060110007、060110009
课程内容:绪论;烷烃;单烯烃;炔烃和二烯烃;脂环烃;对映异构;芳烃;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糖类化合物。
4.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代码:060110012
课程内容:绪论;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定性分析;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沉淀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5.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代码:060110013
课程内容:分析天平称量练习(含清点仪器);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氢氧化钠和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水的总硬度测定;铅铋混合液中铅铋的连续测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软锰矿中二氧化锰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无汞法);碘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钡盐中钡含量的测定(沉淀重量法)。
6.课程名称:物理化学Ⅰ、Ⅱ课程代码:060110014、060110015
课程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化学平衡;统计热力学基础;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物理化学;胶体化学。
7.课程名称:仪器分析课程代码:060110017
课程内容:仪器分析数据处理方法;光学分析法导论;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子发光分析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导论;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极谱法与伏安法;色谱法导论;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8.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课程代码:060120001
课程内容:绪论;化学系统论;化学教师论;化学课程论;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化学设计论;化学方法与过程论;化学实验教学概论;化学教育研究方法;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