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工作总结包括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教学工作、教研室活动、教改科研、经验及改进措施等。 2018年5月以来,分析化学教研室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参照学校优秀教研室建设标准,紧紧围绕建设要求与目标,认真查找缺漏,弥补不足,扎扎实实的开展优秀教研室建设的各项工作。现对半年来分析化学教研室建设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 分析化学教研室现有9名成员,专任教师8人,实验管理人员1名,2人为“双师型”教师。教研室成员中,半数为中青年教师,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半年来,教研室中青年教师有5人分三批分别参加了国内教学研讨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会议,并取得了相应的培训证书。同时组织教研室近三年新进博士积极参加院系教学比赛,这些会议与培训,扩宽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研室成员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了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加强。为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技术能力,教研室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2018年12月份,教研室又一名成员获评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双师双能”型教师。 二、抓好常规教学工作,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立足本职,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扎实开展常规教学工作,坚持爱岗敬业、立德树人,遵守教学纪律,遵守调停课制度,保证教学环节各项任务,运行有序。坚持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书写、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求真务实的进行听评课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次,对教研室的每位授课教师每学期进行一次听评课活动,定期开展基体备课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获得全院师生的认可,在6月份的教学质量考评中,教研室成员有5名获得优秀,其余2名为良好。9月份,有一位教师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理科)一等奖,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有2位教师获得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三、立足实际开展教研室活动 按照教研室活动计划开展主题目标明确、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教研室活动,并对每次教研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并记录。在过去的半年内,教研室共开展了4次集中听评课活动,主讲教师分别为丁永杰、贾华丽、宋卫武、王鑫,授课教师涵盖了教研室各阶段成员,既有参加工作时间较长教学经验丰富两次获得校级教学大奖赛2等奖的资深教师,也有参加工作两三年的新进博士,在评课过程中,讲优点更讲不足,以促进教研室成员的共同进步和提高。此外,还开展了2次基体备课活动,1次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 四、积极推进分析化学实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本学期教研室积极进行了校级《分析化学实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请和建设,目前基本资料已经整理完毕,课程相关上线资源在准备中。 五、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进步 分析化学教研室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不断促进产学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本学期,教研室成员宋卫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实现教研室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上的零突破。与企业合作签订3项横向基金,合同经费达40万元,结项并完成1项横向基金,发表SCI论文3篇。教师将科研工作融入教学和学生培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并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不但科研工作和学生培养相结合,教学方面也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科特点,指导师范专业学生参加省级教学技能比赛,并荣获一等奖,指导教师获得优秀辅导奖。 五、经验及改进措施 2018年度,在学校及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分析化学教研室全体成员的团结努力下,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经验如下:1.坚持抓好常规教学,保证教学个环节顺利进行;2.求真务实开展听评课、集体备课等教研室活动,促进教研室成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3.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促进教研室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促进科研服务社会。 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改革较为薄弱,教改项目和论文待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度较缓慢,改进措施: 1.加快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目前分析化学实验在线开放课程在准备中尚未正式上线,今后将努力加快相关录像视频等资源库建设,力争实现课程在2019年上半年上线。 2.加强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 目前教研室成员在科研方面,实力突出,但在教学改革及研究这一块较为薄弱。本学期虽然进行了河南省教师教育课题申报,但未获成功,后期将继续努力,以分析化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依托,探索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教学效果,并将所获经验整理申报相关教改课题或撰写相关论文。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