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教研室系列活动 |
![]() ![]() ![]() |
有机化学教研室近两年代表性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活动 有机化学教研室关于本学期期末试卷命题的讨论 2019年6月4日学院例会结束后,教研室有命题任务的老师在教研室讨论了本学期期末命题的原则及注意事项,经过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试卷命题应该在遵循考试大纲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不同专业控制题型、题量及难易程度。 根据教务处和学院的要求,各位任课教师进行本学期期末试卷命题,应同时拟定A、B两套试题,并附评分标准。填写《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试卷审批表》、《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课程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A、B卷在内容、形式、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和题量上应相当,两套试卷题目重复率不得超过10%。应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相应的题目设计、考核标准,以“严谨、公平”的原则实施。 请各位命题老师严格遵循学校试卷模板格式命题。 有机化学教研室 2019-6-4 有机化学教研室近两年代表性集中听评课活动 集体听评课总结 时间:2019年3月26日上午第3节 上课班级:2018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主讲教师:王海峰 参加听课教师:张辉、王春杰、刘广路、朱莉莉、赵春香 讲课内容:烯烃的亲电加成 听评课总结: 1. 课前准备充分,教态自然。 2. 讲授内容基本符合大纲要求,深度和广度适中;板书精炼,条理清晰。 3. 课堂纪律较好,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较高,体现了王海峰老师对课堂的掌控较好;但也要适当注意后排学生的动态。 4. 授课知识点连贯性较好,有利于学生对前期知识点的回顾与掌握; 有机化学教研室 2019-03-26 集体听评课总结 时间:2019年4月9日上午第3节 上课班级:2016级应化及化工专业 主讲教师:王运生 参加听课教师:张辉、王春杰、刘广路、王海峰、朱莉莉、赵春香 课程名称及讲课内容: 化妆品化学(方向模块课程)/气雾剂及有机溶剂类化妆品 听评课总结: 1. 课前准备充分,授课内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抽象内容事例化。 2. 讲授内容基本符合大纲要求,深度和广度适中。 3. 课堂纪律较好,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较高,体现了王运生老师对课堂的掌控较好;但也要适当注意后排学生的动态。 有机化学教研室 2019-04-09 集体听评课总结 时间:2019年9月23日上午第2节 上课班级:2018级应用化学专业 主讲教师:刘广路 参加听课教师:张辉、王春杰、王海峰、朱莉莉、王金涛 课程名称及讲课内容: 有机化学Ⅱ/ 醛、酮的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 听评课总结: 1. 课前准备充分,授课内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抽象内容事例化,如结合正辛醛、苯乙酮的红外光谱图讲解特征吸收峰的位置及峰型。 2. 讲授内容基本符合大纲要求,深度和广度适中。 3. 课堂纪律较好,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较高,体现了刘老师对课堂的掌控较好;但同时也要适当注意后排学生的动态及板书的设计。 有机化学教研室 2019-09-23 集体听评课总结 时间:2019年10月18日下午15:00-16:00(参加学校课堂大奖赛复赛公开课) 上课班级:2018级材料化学专业 主讲教师:王春杰 参加听课教师:张辉、王海峰、朱莉莉、赵春香 课程名称及讲课内容: 有机化学Ⅰ/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听评课总结: 1. 课前准备充分,讲授内容符合大纲要求,深度和广度适中,语言简洁,科学性强。 2. 板书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课程思政体现较好,如在讲授马氏规则时,简要介绍了科学家马尔科夫尼科夫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3. 课堂纪律较好,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较高,体现了王老师对课堂的掌控较好;但也要注意课件的个别问题,如二级标题的一致性,(3)与乙硼烷的加成,(3)不应有括号。 有机化学教研室 2019-10-18 集体听评课总结 时间:2019年12月11日下午14:40-15:30 上课班级:2018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主讲教师:王运生 参加听课教师:王春杰、张辉、王金涛、朱莉莉、刘广路 课程名称及讲课内容: 有机化学Ⅱ/ 第十九章 单糖性质 听评课总结: 1. 课前准备充分,讲授内容符合大纲要求,深度和广度适中,语言简洁,科学性强。 2. 重点突出,如讲到糖的通式Cm(H2O)n时,特别强调了,本通式符合一般情况,如鼠李糖C6H12O5,则不符合该通式。 3. 课堂纪律较好,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较高,体现了王老师对课堂的掌控较好。 4. 课程思政体现较好,如讲到糖的构型时,介绍了科学家费歇尔在该领域的卓越贡献,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及掌握。 5. 课件制作时注意底板及字体颜色的搭配,声音适当提高些更好。 有机化学教研室 2019-12-11 集体听评课总结 上课时间:2020年4月9日上午9:00-9:50 上课班级:2019级材料化学专业 主讲教师:王春杰 评课通过钉钉会议的方式进行,参与人员:王子云、张辉、刘广路、王运生、李志伟、朱莉莉、赵春香,王春杰参与现场会议反馈。 课程名称及讲课内容:有机化学Ⅰ/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听评课总结: 1. 课前准备充分,讲授内容符合大纲要求,深度和广度适中,语言简洁,科学性强。 2. 课程思政体现较好,如在讲授马氏规则时,简要介绍了科学家马尔科夫尼科夫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3. 学生参与线上互动的积极性较高,体现了王老师对课堂的掌控较好;如果配一写字板将反应过程直观的呈现出来,效果应该更好。 有机化学教研室 2020-4-11 集体听评课总结 上课时间:2020年11月9日上午第三节 上课班级:2018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班 主讲教师:赵春香 参与评课教师:李志伟、王运生、刘广路、朱莉莉 课程名称及讲课内容:药物化学 / 解热镇痛药 听评课总结: 1. 授课内容符合大纲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 课前准备充分,在镇痛药的章节引入时,能够从生活出发,比如生活中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芬必得、布洛芬、扶他林等,通过常见药物的引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 重点突出,对阿司匹林药物的发展、性质、应用、作用靶点、不良反应,讲解分析透彻,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4. 学生参与度较高,老师有耐心,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病理情况,如过敏反应出现时的判断等。 有机化学教研室 2020-11-09 集体听评课总结 上课时间:2020年11月9日下午第五节 上课班级:2018级应用化学班 主讲教师:朱莉莉 参与评课教师:张辉、王春杰、赵春香、王运生、刘广路 课程名称及讲课内容:波谱分析 / 核磁共振氢谱 听评课总结: 1. 授课内容符合大纲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举例青蒿素的结构确定,将课程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入课堂。 2. 课前准备充分,通过复习影响氢谱化学位移的因素导入新课自选系统的讲解,详细讲解一级图谱、二级图谱的判断标准及在解析图谱时的差异,尽管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但讲解时通过具体实例图谱分析,能够较好的引导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3. 重点突出,通过大量图谱的课堂分析讲解,能够较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4. 能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能够较好的引导同学们参与科研的兴趣。 有机化学教研室 2020-11-9 集体听评课总结 上课时间:2020年12月3日下午14:00-14:50 上课班级:2019级化学(1)班 主讲教师:刘广路 参与评课教师:张辉、王春杰、王运生、赵春香 学校督导组听课教师:谢东坡、段广森 课程名称及讲课内容:有机化学实验Ⅱ/ 肉桂酸的制备与提纯 听评课总结: 1. 课前准备充分,实验目的、原理讲解透彻,深度和广度适中,语言简洁,科学性强。 2. 结合实验内容介绍了肉桂酸在医药、香料、农药、塑料等领域的应用。 3. 课堂上有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若能将提问问题具体到人应该更能反映出学生课下预习的效果,另外,需注意个别字的发音,如酸不可读shuan,希望以后多加训练,效果应该更好。 有机化学教研室 2020-12-3 有机化学教研室近两年代表性公开课活动 李志伟老师《高分子化学》公开课 为推进选修课程教学改革工作,2019年4月4日上午第三节,李志伟老师主讲的《高分子化学》选修课程改革公开课在化314教室举行。有机化学教研室没有上课任务的教师参加了本次观摩活动。 公开课前,李老师首先向各位观摩教师介绍了《高分子化学》选修课程改革的目标、改革的举措以及具体的实施情况。此次公开课的内容是“自由基聚合聚合机理及单体的选择”,采用采用随机选人、抢答和主题讨论的教学模式,课程开始前首先对上节课内容进行了简单回顾,由各小组成员对每个知识点先进行梳理并讲解。然后在课程具体内容上由分组讨论并抢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提出要点,老师进行理论提升和总结。整个课程内容充实设计巧妙,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课后,王子云院长对本次课程进行了点评。王老师指出,《高分子化学》作为应用化学专业选修课程,为使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势在必行的,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在保证学生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要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能够针对高分子学科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此目标为基,在结合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再到课下学习、课程考核等方方面面,构建一种全新课程教学模式。王老师还充分肯定了李老师在课程模式改革中的成绩,并鼓励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堂活动及学生互动形式上要进一步打破常规、敢于创新。 刘广路老师《有机化学实验》公开课 为促进教研室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学校转型发展和专业建设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响应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教研室积极贯彻优良传统“青年教师导师制”并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2019年12月6日下午,教研室青年教师刘广路老师在化学实验楼506教室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公开课。青年教师导师李志伟副教授,教研室没有上课任务的教师观摩了本次公开课。 《有机化学实验》是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副院长李志伟老师主持立项的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讲授环节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本次实验内容为甲基橙的制备及提纯,先由学生讲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然后老师做补充说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高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改革理念,课堂上同学们参与度高,学生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较好。 课后,青年教师导师李志伟副教授对刘广路老师的课堂把控能力、组织形式、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等内容做了精彩点评,并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王春杰老师《有机化学》公开示范课 2020年4月9日上午9:00-9:50,有机化学教研室王春杰老师通过钉钉会议进行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公开课授课,教研室全体任课老师在线观看了课程直播,并进行了交流。 王春杰老师首先给各位老师分享了有机化学的教学模式,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中串讲、课后辅导及提高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王老师认为精心的课前准备是在线教学的关键,必须提前一周发布自学资源和学习任务,包括课件、名校的教学视频、教师自主创建的自学测验题,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第二个阶段,课中串讲,每次上课提前半小时,打开钉钉视频会议客户端引导学生进入直播间,同时,一定注意及时在QQ班级群发布课程签到,这是一个平时学习情况的记录,也是一种开课仪式,提醒学生把心思调整到上课状态,然后串讲,通过教师串讲可以进一步增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同时,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难点和本章的重点进行讲解和强调,及时布置在线作业进行巩固。课后的辅导和提高同样非常重要,所有的教学视频都于当日立即发布在课程平台,供学生复习,特别是一些网络信号不好的同学使用,每周一次的习题课在线答疑或进行习题讲解,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最后发布一套国内名校历年的考研真题作为拓展提高题目供有考研志向的同学使用。没有反馈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三个阶段的学习,自我测验、课后作业、拓展提高三个层次的检验和反馈,为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切实的保障。 王老师讲课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注重对同学的回答进行点评,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意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案例的介绍,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对学生价值观引导塑造,润物于无声,让课程思政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生根发芽。 本次课结束后,参与观摩老师对王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王老师在疫情期间对在线教学全身心的投入。王院长对同学们在家里上网课提出了几点要求和期望,要求同学们尽一切努力保证在线学习的效果,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锻炼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希望大家在开学后的检测、期末考试乃至研究生入学中有机化学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体来看,王老师讲解思路清晰、过程流畅、重难点突出,学生的参与程度比较高,各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得体,能在专业课程讲解时加入思政方面的引导。延期开学期间,做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老师们积极探索网上授课的方法,取得了实效。 赵春香老师《药物化学》公开示范课 2020年11月9日上午,有机化学教研室赵春香老师的《药物化学》公开课在化416教室进行。有机化学教研室没有上课任务的教师参加了本次公开课观摩活动。 赵老师首先向各位观摩教师介绍了《药物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改革的举措以及具体的实施情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和教学改革思路的转变,充分利用和发挥线上学习的优势,将部分易学易懂内容交给学生自学,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对重点难点内容重点突破,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此次公开课的内容是解热镇痛药物,赵老师通过学生汇报、教师提问、抢答补充、教师讲解等形式开展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治疗解热镇痛的药物有了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课后,李志伟院长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堂活动、学生互动形式等内容做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此种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既能够督促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课堂积极参与,又能够充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